卡乐Bee
本文内容包括:
1.护手霜的成分
2.什么是矽灵?
3.矽灵的坏处
4.教你DIY护手霜
5.「矽」和「硅」有什么区别?
护手霜的哪些成分
会进到我们的皮肤里?
除了水和矽灵
其他成分会透过皮脂细胞
慢慢进入到我们的皮肤里
什么是矽灵?
矽灵泛指多种「矽氧化合物」
常见有以下三种——
矽灵还有一个我们更熟悉的名字
「硅油」
硅油的特性
硅油是无毒、稳定的人造化合物
由于润滑效果比油脂好
而且价格相对低廉
所以很多化妆类产品使用
硅油最大的问题是
太稳定
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在大自然中无法被分解
造成环境污染
DIY护手霜可以保证
亲近皮肤的都是天然无害成分
而且是无硅油产品
DIY护手霜
材料
○茶树水(水份)
○亚麻仁油(天然油脂)
○卵磷脂(营养物,天然乳化剂)
○维生素E(营养物,天然防腐剂)
○精油(香味)
第一步
茶树水40ml
亚麻仁油5ml
卵磷脂1/8茶匙
将以上成分混合
第二步
持续搅拌
直到均匀混合
可酌量增加卵磷脂
直到自己满意的粘稠度
第三步
添加维生素E(1滴)
添加精油(3、4滴)
搅拌均匀
即大功告成
「矽」和「硅」
是什么?
前文提到“矽灵”就是“硅油”
那「矽」和「硅」有什么区别?
我曾问过几个朋友
结果无人答对
两个字从字形到读音都不同
但其实是一样的
都是指Silicon(化学元素Si)
既然是一样
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字?
以下的说法流传最广
英文silicon,来自拉丁文的silex,silicis,意思为燧石(火石)。
民国初期,学者原将此元素译为「硅」而令其读为“xi(圭旁确可读xi音)”(又,「硅」字本为「砉」字之异体,读huo)。然而在当时的时空下,由于拼音方案尚未推广普及,一般大众多误读为gui。由于化学元素译词除中国原有命名者,多用音译,化学学会注意到此问题,于是又创「矽」字避免误读。台湾沿用「矽」字至今。
中国大陆在年2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化学物质命名扩大座谈会,有学者以「矽」与另外的化学元素「锡」和「硒」同音易混淆为由,通过并公布改回原名字「硅」并读“gui”,但并未意识到其实「硅」字本亦应读xi音。
一开始我接受了这种说法
但再查找资料
发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正确的来历是这样:
「矽」一字的出现是在年,中国第一部西方化学译著,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的《化学鉴原》中作为Si元素(silicon)的音译。
20世纪初,中国「硅」、「矽」混用。
直到年教育部公布《化学命名原则》,将Si元素的译名定为「矽」,其中写道“Silicon旧译一作硅,一作矽,硅由日名珪素孳演而成,因为固体,故改王旁为石;于义既无可取,不如用谐声之矽”。
所以
「矽」是音译
「硅」是由日文名「珪素」演化而来
20世纪初
两个字混用
直到年
译名定为“矽”
再到年
确定用“硅”代替“矽”
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下发《关于几个化学名词订名问题的通知》,正式宣布废矽改硅的决定。
这一通知中提到了审定理由和过程:“年化学名词审查小组建议将‘矽’改为‘硅’(理由:“矽音夕,与硒、烯、酰、锡不易分辨”),年,无机化合物名词审查小组认为此项建议甚为正确,在征求全国各有关单位意见后,决议将‘矽’改为‘硅’。”
矽肺与矽钢片等民间常用词汇
至今仍常用矽字
在港澳台地区
两种用法皆有
但「矽」较通用
如“矽谷”
(了解考究详情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随便看看
◎另类贩卖机,你的另一半可能在里面
◎Twitter热门话题!日本人最近流行玩这个
◎你想收获怎样的人生?——『未来葬礼』
◎不可思议!让时间暂停物体悬浮,人人都能做到
◎除了极光,冰岛还有世界唯一的OO博物馆
本期影片来自
[大愛電視TzuChiDaAiVideo]
其中的“生活里的科学”节目以科学的角度科普生活里的知识
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