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年上海家化,市值蒸发了300多亿

 

上海家化这个百年老店,从年到年短短三年间,股价从62.91元/股跌到14元,市值蒸发了多亿。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国货美妆巨头,不仅营收利润大幅下滑,还换了好几任掌门人。这些年来发生了什么,让这个拥有"六神花露水"、"美加净"等知名品牌的老字号企业,一步步走向衰落?

上海家化这个响当当的老牌企业,背后有着年的历史。年创立时,它就是中国第一家化妆品公司。年,他们生产的"双妹牌"雪花膏还在世博会上拿了金奖,风光无限。建国后,更是推出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产品,"六神花露水"、"美加净"、"友谊"、"雅霜"这些牌子,几乎成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年,上海家化又创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成为国内美妆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但是从年开始,上海家化的命运就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年,原本属于上海国资委的上海家化进行了股权改革,平安集团入主成为大股东。这个改变带来的影响远比想象中深远。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高层的动荡。在上海家化干了整整28年、当了20年总经理的葛文耀被换掉了。接下来的十年里,公司就像是在玩击鼓传花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总经理。

请来了强生医疗中国区董事长张文坚;年,又换成了有着20多年快消品经验的张东方;年4月,曾经在欧莱雅和美宝莲大显身手的潘秋生接棒;又换成了林小海。每一个新上任的总经理都是业内的知名人物,履历都相当漂亮。

但是数字会说话。年时上海家化还能赚6.2亿净利润,到了年反而下降到了5亿。再看看最近的业绩,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只有44.77亿元,比上年同期少了12.07%;净利润更是大跌58.72%,只剩1.63亿元。单看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更惨,营收同比下滑20.9%,净利润直接亏了万元,而去年同期还赚了万元。

股市上的表现更是惨不忍睹。年6月时,上海家化的股价还能到达62.91元的高位,结果这三年下来,一路狂跌到14元左右,跌去了四分之三还多。虽说整个股市都不太景气,但上海家化的表现确实太差了。

问题出在哪儿呢?传统销售渠道跟不上时代变化,高端产品线布局太少,研发投入不够光顾着搞营销,公司架构臃肿,供应链又特别复杂。这些问题大家都看得出来,新来的管理层也都知道,但就是解决不了。

就像一个大家庭突然换了当家人,原来的规矩不管用了,新的规矩又立不起来。平安集团虽然是大股东,但对美妆行业并不熟悉;职业经理人虽然很专业,但总有种打工的心态;普通员工虽然把公司当家,但又无力改变什么。最后就变成了大家都在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却找不到奋斗的方向。

结果就是这样,一个曾经辉煌的百年老店,在短短三年间市值蒸发了多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种局面,不是换几个能力出众的总经理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制定几个漂亮的战略规划就能扭转的。

更让人唏嘘的是,上海家化近几年在产品创新上也是举步维艰。从年到年,扣非净利润一路下滑,从6.76亿元跌到3.15亿元,到年前三季度更是只剩1.2亿元,同比暴跌近六成。这哪里还是当年那个引领国货潮流的家化巨头?

以前的上海家化,一个"六神花露水"就能在夏天卖到脱销,"美加净"护手霜更是冬天必备品。但现在的年轻人压根不买账,觉得这些产品"老气横秋"。新推出的产品线也不见起色,市场反响平平,完全跟不上美妆行业日新月异的节奏。

竞争对手们可不会等着上海家化调整。完美日记、花西子这些新锐国货品牌借着直播带货的东风,迅速崛起;传统对手百雀羚、相宜本草也都在积极转型,抢占新市场。反观上海家化,却还在为内部管理问题焦头烂额。

看看人家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人家早就布局好了从大众到高端的完整产品线,线上线下渠道协同发展,新品研发和市场推广配合得天衣无缝。而上海家化呢?新产品研发跟不上,营销创新乏力,销售渠道还停留在传统思维,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的竞争环境。

特别是在电商时代,上海家化的反应实在太慢。等到发现传统渠道不行了,想要转型电商,却发现已经落后别人好几个身位。别人都在玩直播带货、私域流量的时候,上海家化还在犹豫要不要加大线上投入。

供应链这块更是问题重重。以前靠着老牌国企的优势,建立起来的供应体系现在反而成了包袱。采购、生产、仓储、物流,每个环节都比竞争对手多出不少成本。这些额外支出,最后都会反映在产品价格上,让上海家化在市场竞争中更加举步维艰。

人才流失也是个大问题。这几年频繁的高层更迭,让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都没了安全感。有能力的人才纷纷跳槽到新兴品牌,留下来的人做事也是畏首畏尾,生怕赶上新一轮的组织调整。

最要命的是企业文化的断层。原来那种精益求精、追求品质的工匠精神,在一次次的改革中逐渐被淡化。新引入的市场化理念却又没能真正扎根,反而让员工觉得公司变得功利起来。这种文化上的不伦不类,直接影响到了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的效果。

就这样,曾经叱咤市场的上海家化,在短短三年间就被市场无情地边缘化。从年到年,不仅市值蒸发了多亿,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在美妆市场的话语权。这个百年老字号,似乎正在离消费者越来越远,也离它曾经的辉煌越来越远。

这事在网上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老饕美食家:以前上海家化是真的牛,我妈到现在还留着几瓶双妹牌雪花膏当宝贝呢,现在的产品是越做越没灵魂了。

护肤达人小王:别的不说,就说六神花露水,从小用到大的国民产品,现在都快找不到了,太可惜了。

市井生活家:国企改制后就不行了,平安集团是金融出身,哪懂化妆品啊,光会算账不会做产品能行吗?

商业评论君:换了那么多总经理,每个都是业界大佬,但都没整明白,说白了就是内部太乱,方向不明确。

职场老兵:我朋友在上海家化工作,说现在内部管理一塌糊涂,老员工干劲不足,新员工留不住。

品牌观察客:对标欧莱雅干嘛?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市场不好吗?非要搞高端路线,结果把根基都给丢了。

美妆薇薇: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认这些老品牌,完美日记、花西子玩得多嗨啊,上海家化还在吃老本。

理财顾问张先生:从股价走势来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资产价值被严重透支的案例,投资人都用脚投票了。

营销专家李教授:传统企业转型失败的教科书案例,既没守住原有市场,又没打开新市场,两头落空。

产业观察员:供应链那么臃肿,人工成本那么高,产品又卖不动,亏损是迟早的事。

电商运营老王:做电商的时候,人家都在抖音快手上狂飙,上海家化还在淘宝天猫上死磕,能不输吗?

消费者老马:说实话,现在年轻人谁还会去买美加净啊?包装老气横秇的,产品也没创新,能不被市场淘汰吗?

总的上海家化这个老字号的没落,真是让人唏嘘。从百年品牌到市值蒸发亿,从行业龙头到举步维艰,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经营困境,更是整个传统企业在新时代转型升级中面临的困境。是固守传统还是改弦更张?是坚持初心还是随波逐流?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各位看官你怎么看的?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智启新篇计划#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dnkc.com/hssjw/15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