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瞿芳跟着感觉走创业故事鹿鸣新闻
在12月6日举办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在发言中表示,截至11月底,今年已经有超过13亿人次在小红书上搜索过美食相关的内容,而在年2月,美食类消费日活跃用户数(DAU)一度超过美妆,成为小红书社区第一大垂直品类。“美食已经成为小红书非常重要的场景。”在瞿芳看来,在疫情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是,越来越多人看美食内容或者学习制作美食,不仅仅是为了爱自己,更是爱家人、爱朋友,“烟火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烟火气”与“人情味”,这是瞿芳总结在年小红书的变化的关键词。在她看来,过去一年大家从快节奏的生活回到了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生活,这是年小红书看到的真正力量。“我们相信在所有商业向上背后一定是生活向上”。瞿芳表示。两微一抖+小红书,这四个APP几乎成为大部分中国年轻人手机里的标配。对于年轻人来说,在“标记我的生活”的小红书上记录自己的日常,几乎已经成为了习惯动作。记录、分享,年轻人的力量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小红书,完全符合了瞿芳创业最初的设想。图片来源于网络从一本电子书起航瞿芳从小就很喜欢游玩,长大脱开缰绳后这个特质更加明显。有一次,她还在读大学时就跑到了苏格兰玩。大学毕业后,瞿芳进入世界强的贝塔斯曼,并且一待就是6年。但是年的某天她突然辞职了,原因是碰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武汉老乡毛文超。从此,瞿芳开启了创业之路。创业干什么?瞿芳决定“跟着感觉走”,这么喜欢去国外旅游,那就从这里开始吧。年的时候,跨境旅行开始火热。她想起自己曾经在国外买羊毛衫的经历,那么多人去国外购物,告诉他们买什么、去哪里买的指南肯定是刚需。她发现,很多女生都是1个空箱子出国,两个满箱子回来,经验和笔记比九牛身上的毛还要多,不好好利用真是浪费了。于是,她和毛文超分头去找当地的购物达人,把她们的经验编写成了一本厚厚的书,书名就叫“小红书”。当然,书没有出版,只是PDF的电子版。年10月,她把这本书放到网上后,一个不可思议的记录诞生了:下载量一个月飙到了50万。瞿芳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跨境购物的需求非常庞大,那么如何把需求转化成价值成了瞿芳要思考的问题。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已呈井喷之势,传统的PC阅读江河日下,瞿芳敏锐地捉到了这个趋势。因此刚在PC端尝到甜头,她就掉转航向,把小红书开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蓝海中。年12月,小红书APP正式上线。当时,它只是一个社区,给用户提供一个海外购物的分享平台,让更多的人去上面逛和刷。没想到是,刚跨过年她还在过春节,同事一个小红书服务器爆了,过年期间在国外旅游的和宅在家玩手机的,两拨人一起冲垮了服务器。而这再次证明,瞿芳已经寻找到了一个刚需市场,到年8月的时候,小红书已经聚集了几百万用户了。当时,她在小红书上线了一款希腊产的清洗液,没想到一推出就被秒光了。这让她看到了小红书的另一个天生的价值:卖货。小红书的基因就是分享海外购物经验,这就必须涉及到消费,小红书就这样完成了从垂直社区到电商平台的转身。另一方面,随着用户不断增多,小红书掌握了一手的海外商品数据。比如用户浏览最多的东西什么?点赞最多的是什么?分享最多的是什么?它都一清二楚。转到电商航道上来后,她以最快速度组建了海外采购团队、仓储物流团队、客服团队……还必须每天跟各个国家的海关部门打交道,有时候累到凌晨回家一倒头就睡过去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好在她的方向没错,小红书转入电商后的5个月里,销售额超过两亿人民币,到年,它的营收突破了亿。从PC读物到移动互联网APP,从垂直社区到电商独角兽,通过两次换道,两次顺势而为,瞿芳在阿里和京东等巨头的笼罩下站稳了脚跟!小红书模式全面成功后,很快引发了一轮竞争狂潮。年4月份,点评更新版本,被认为是“无限接近小红书”,紧接着,美图秀秀在APP里加入了大量社区内容,创始人吴欣鸿放话:“国内需要不同价值的平台能够互补,没有哪个平台可以一网打尽!”当时,还有两张新面孔豆田和新草也加入战斗,这两个新名字虽然陌生,但它背后的快手和今日头条却能让人不寒而栗。在对手的步步紧逼下,很快资本市场流言四起。但是瞿芳没有胆怯,即使家底没别人厚,也绝不认命,而要拼到底!她不断夯实基础,深耕用户人群,通过社区这根纽带和对手们打起了耐力战。在互联网创业,有两座大山永远迈不过去,一个是阿里,一个是腾讯,前者是电商之王,后者为社交霸主,两者经常发生利益冲突。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一种站队现象,要么接受阿里投资,要么在腾讯庇护下成长,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年,小红书接受腾讯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那么瞿芳还能征服阿里吗?她做到了!年6月,小红书融资3亿美元,由阿里巴巴领投。在瞿芳团队的斡旋下,阿里和腾讯罕见地握手言和。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我们上面说过,小红书是由做社区变为电商的,这就意味着它有两个基因,社交和电商——基因决定了它在巨头中间的左右逢源。随着阿里巴巴3亿美元投资到账,小红书补足弹药,对手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偃旗息鼓了。开启商业化步伐从年下半年开始,小红书开启广告业务、与淘宝进行流量测试、建立品牌合作人平台,以及调整内部组织架构等一系列动作,都已让外界清晰感受到,小红书商业化步伐正在加快。为什么会如此紧锣密鼓地推进?瞿芳解释称,现在小红书的用户数已经达到了一定量级,可以用来做广告交易,甚至尝试更多创新型模式了。“包括今年我们看到很多有意思的广告形式,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绩。比如一些客户,现在广告上线的复购之高,我都震惊了。”不过,如何在内容生态打造和商业化之间达成一种微妙平衡,仍是困扰瞿芳及其管理团队的难题。据悉,现在小红书判定“内容真实性”的标准不够清晰,例如如何定义黑产、如何定义违规广告等,用户要分享自己使用的品牌产品,也很有可能被当作是广告毙掉。瞿芳对此也反思颇多,她坦承,现在小红书的规则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团队方面也走得慢了。“所以我们也做了很多组织上的升级等等,希望大家能够给我们多一点点的时间,也督促我们做得更好。”另外,在面对有用户声音认为“广告越来越多了”时,瞿芳表示,小红书也在做进一步的研究,看是不是存在体感误导,比如小红书看到的是所有帖子的数据,用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dnkc.com/hsspp/144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