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手工活儿特适合静下心来做,ldqu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上小学的时候,几乎人人拥有一双勤劳灵巧的双手。那时我穿的衣服、戴的帽子都是出自奶奶和妈妈双手的“私人定制”;我睡觉的小木床是爸爸一星期斧凿刨磨的杰作;家中墙上挂的字画是邻居叔叔亲自装裱的。而不到10岁的我也会用破布头给芭比娃娃缝晚礼服,会用锥子和细线装订科普杂志……
五一小长假,如果你不希望被景点的人山人海淹没,不妨宅在屋里,做一天造物匠人。静下心来,DIY一盆植物微景观,手绘一只坤包,捏一个陶杯,焊接一个迷你音响或者制作一副源自中世纪的衍纸画,都是一场重新发现自我的心灵之旅!
(张品秋)
给生活增添“乐”趣
迷你音箱
都说男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小时候喜欢拆玩具拆电器,长大了依旧喜欢倒腾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当然不可能说拆就拆,不过“手痒”的时候,还可以拿起电烙铁,给自己组装一套桌上迷你音箱,顺便给生活添一丝“乐”趣!
开工前需要准备焊接的工具:电烙铁一把,焊锡丝一卷,焊锡膏或松香若干,剪脚钳一把。此外准备一个小盒子,把所有的元器放入盒子里备用。尤其一些细小的零部件,一不小心掉了哪个都很麻烦。店家告诉我,每套DIY音箱套件都有一份焊接元件清单和原理图,拿到套件的时候,首先清点元件数量,焊接的时候对照原理图和元件清单进行焊接。不过焊接制作也是一项需要有一定的电子基础和动手能力的活动,因此要想DIY成功,还必须要有耐心和细心。
一切准备就绪了,该怎样开始焊接呢?首先要加热电烙铁,等烙铁温度上来了之后,在烙铁头先点上松香、再点上焊锡,然后焊在需要焊接的元器件上面。第一个需要焊接的部位是芯片,需要先用电烙铁把音箱芯片焊在音箱主板上,过程中要注意要把芯片安对方向;安装完芯片后,依次焊接1K、10K、4.7K电阻和电容;接着一鼓作气,再按照方向安装长方形条状的KA、圆柱形状的电解电容和LED灯等元器件。需要注意的是,电解电容和LED灯是区分正负极的,其中长脚的为正极,在焊接的过程中要区分清楚,才不会搞错;最后一步则是连接电源、喇叭、音频线和开关这类组件,再剪掉主板上多余的引脚,这样主板的安装工作就大功告成了!
安装主板后,还要先进行一下测试。将音频线连上手机,如果一切正常,此时播放音乐就可以听到喇叭能够正常的工作了。最后再把主板和喇用螺丝固定在音箱外壳上,安好外壳,一个透明DIY音箱就这样新鲜出炉啦!看着自己从一堆零件到组装好能出声的音箱,是不是很兴奋?
(李博)
GO提示
我发现淘宝网上有不少专门卖音箱零散件的店家,价格在20元至元不等,您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一个装在瓶子里的童话世界
生态微景观
每次去逛花市,总是被各种各样软萌的多肉微景观所吸引,小小的玻璃容器里也是“气象万千”,看那拇指大小的龙猫撑着伞在等待,苔藓铺成的小“森林”分分钟让小虫子迷路,蓝白色砂石铺成的路指引小红帽回家……忍不住就想要剁手买一个放到家里。
不过,真到要买的时候却发现,或多或少都有些遗憾,比如最喜欢的多肉没跟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摆放在一起,篱笆和小路的位置貌似也可以再调整一下,动辄好几百元的价格也让人望而却步。索性,自己动手打造一个装在瓶子里的童话世界。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动手之前,第一步就是要准备好各种工具和材料。最基本的工具包括镊子、小铲子、喷水瓶、布条或纸巾,材料比较多而且要看个人喜好。以容器为例就有很多种类,有敞口南瓜瓶、玻璃吊瓶、斜口玻璃瓶、几何玻璃罩等等,布丁玻璃罐这样敞口较大的瓶子也可以拿来二次利用。
有了容器,接下来就是搭配景观构成元素了,放在瓶子底部的是营养土、轻石、小卵石、彩色石子、细河沙等,再往上一层是各种植物,例如没有阳光也可以生长的苔藓和蕨类、各种多肉植物、有红色脉络的网纹草、长不大的文竹、许愿草等都可以进行搭配。最后起到锦上添花作用的是各种萌萌的小摆件。以上提到的各种原材料淘宝都有售卖,玻璃容器按照不同规格大小价格不一,大约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一个;小摆件价格便宜,四五毛钱一个的都有。
先在容器底部铺一层轻石和小卵石,防止积水;然后再铺上薄薄的一层水苔,让水分可以慢慢渗透到底层;倒入营养土,并做成有一定起伏和不同高低坡度的样子,用手将营养土压紧实。完成这一步之后,就需要把容器边缘用布或纸巾擦拭干净,保证容器干净明亮。随后,就是景观的造型关键阶段了,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苔藓和多肉植物,处理掉植株表面的杂质和状态不佳的枝叶,然后放到容器中的合适位置,放置的过程可以用镊子配合手来进行,记得要预留铺彩色石子、小路的区域。
在留白的的位置小心地倒入适量厚度的彩色砂石,用镊子配合整理边缘位置。最后,将小玩偶、房子等配饰放置到容器内相应位置。这样,一个童话般的生态微景观就做好了。把自己亲手做的微景观摆在窗台上或者办公桌上,累了的时候看一眼这瓶中的一抹绿色,绝对是扫除疲劳的良药。
(孙文文)
GO提示
微景观刚刚种下的时候要注意养护,在傍晚或清晨浇水,如果容器中多肉为主,可减少浇水频次,每天保证一定的通风,偶尔晒晒太阳,防止植物烂根。
自制属于自己的那个“味道”
手工香氛
花朵形状散发着玫瑰香气的手工皂,独特的橘子味儿护手霜,还有蜂蜜牛油果“口味”的润唇膏……如果你的朋友打开礼盒,收到你这些独一无二的“味道”小礼物,还发现是你亲手制作的,会不会立刻觉得心里暖暖的?
前不久,我和朋友带着孩子去了一家“香氛作坊”,体验了一回手工自制“香氛”家庭日常洗护用品的课程。来到作坊里,首先香氛制作师会拿出很多好闻的精油小瓶,配合大屏幕上的讲解,给我们一边解释各种精油的味道、功能和成分,一边让我们打开精油小瓶的瓶盖,一一去闻,去选择,挑出自己最爱的三个味道。每样味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故事”:茉莉精油可以提振精神、改善皮肤过油、缺水或敏感的情况,玫瑰能改善皮肤干燥恢复皮肤弹性并促进黑色素分解,柑橘精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与橙花和薰衣草精油混搭可以淡化疤痕……每一种都有自己的可爱“性格”,纠结之余,我和孩子最后选择了玫瑰、柑橘、柠檬的味道,接下来,就是要开始动手制作了。
我们要制作自己喜爱味道的三样东西——肥皂、护手霜和润唇膏,所以,香氛制作师提供给我了一块固体皂基、一块含天然蜡剂的乳木果黄油,分别用于制作肥皂和护手霜、润唇膏。用电子秤称好重量后,先把它们分别放进两个玻璃容器里,再把容器放在盛有适量蒸馏水的锅里加热,一边加热一边要用玻璃搅拌棍慢慢顺时针搅拌,当水温达到70摄氏度时,容器里的皂基和固体黄油化为液体。
顺便提一句,在液体里加几滴色素,可以显现出自己喜欢的颜色,而加入干燥的玫瑰花瓣,样子会更“花哨”,但我们就想做纯白色的,于是省略了这一步。孩子开始往两个容器里滴入自己挑选的精油,一般50克固体皂基、固体黄油加两三滴即可,再次充分搅拌,最后把它们分别倒进特定形状的模具里。我们选择了绵羊形状和椭圆玫瑰花形状的模具,装护手霜的圆盒子以及装润唇膏的圆柱管儿,冷却后,自己亲手“定制”形状和味道的肥皂、护手霜和润唇膏就大功告成了。
香氛制作师还告诉我们,有两个小窍门,加入盐可以增加香皂的硬度,延长使用时间,而加点儿糖,会使香皂产生细致的泡沫。“自制的手工皂等制品没有添加各种为了提高香味和增色的化学制剂,对保护皮肤的效果更好些。但值得提醒的是,自制的这些香皂、护手霜和润唇膏需由于没有添加防腐剂,所以保质期较短,最好在三个月内用完。”
(孟环)
GO提示
目前北京的类似的DIY特色小店比较多,用团购劵人均价位在50元到元不等。想在家里自己动手,也可以,淘宝网上有皂基等DIY套餐出售,便宜的30元左右,贵点儿的元左右。
不建议在手工皂等制品里加果汁、酸奶等成分,容易滋生微生物从而伤害肌肤。另外,请确保自制时使用的器皿干净。
打磨出美丽的木纹
木工制作
“让我们一起放下各种杂念,在木器制作的过程中陶醉自己,享受一点一滴的打磨……”近来,有不少人爱上了木工制作,看到自己也能打磨出美丽的木纹,他们都惊喜不已。
做木工难不难,要做哪些准备?我专门请教了木工达人——张锐锋。张锐锋三年前还在零售行业工作,三年前的一天,他突然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工作,想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儿——木工。
张锐锋建议,如果做木工,先去木工作坊跟着师傅学比较容易一些。因为一开始,木工师傅会教你一些基本的常识和安全守则,在师傅的带领下,还能较容易地上手工具以及掌握运用工具的规范动作。“如果动作不规范,可能会有安全问题,而且做出来的也不太美观。”刚开始做木工,一般都做一些比较简单的,比如筷子、勺子、盘子等。张锐锋的工作室让大家上手的就是筷子,“工具就是木刨,然后进行打磨,一般50分钟就可以完成。”
去工作室学习之后,一些人会选择在家里做木工。那么在家里做木工,需要注意什么?张锐锋说,刚开始做木工要从手动工具开始,一般一个木刨、一把手锯和一枚画线笔以及若干砂纸就可以了。“手动工具用好了,才能上手电动工具,这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另外,在一些木工爱好者论坛上,有人讲述了自己的经验——小木料不要用机器操作,一个是为了安全,另外一个则是丧失了手工的乐趣。初学者还应多学习,有人推荐《木工全书》,也有人建议多加入当地的木友圈子,“找到组织学东西就快,很多东西自己摸索个一年半载的,可能别人一句话就点透了。”
张锐锋说,在家里做木工的话,还要考虑到木屑和噪音的问题,“做木工还是有一些噪音的,尽量不要影响到邻居,在做木工时一定要戴上口罩,这是为了防止扬尘。”在做了筷子、勺子等简单木工之后,有些人想进一步升级,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木工台了。木工台在淘宝上就有售,一般价格在上千元。这时候也需要添置一些工具,比如台锯、凿子、曲线锯等等,补习各种工具的名字以及功用,也需要学习一些专业的词,比如“榫”等。这时候就能做一些小板凳、小床等物件了。
(于建)
GO提示
初学的木友可以先去木艺工作室观摩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我在豆瓣网同城活动中看到有不少木艺工作坊都有活动,他们提供木料和工具,然后有人专门教学,一般都是从木勺、小挂件、梳子、平安牌等简单的木工开始教起,准备的木料多为红木,价格一般为一两百元。
可以做自己最喜欢的“糖瓜”啦
牛轧糖
“二十三,糖瓜粘。”过春节时,走亲串户,糖果总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宝,甜滋滋的味道总给人一种新的一年生活美如糖的寓意。
常看一些食谱分享的人会知道,自制牛轧糖可以分为两个版本:棉花糖版和熬糖版,对于首次下厨的新手们来说,棉花糖版是最好上手的了,简单好记又极易成功。首先,准备四种原料:棉花糖克,黄油30克,奶粉70克,花生80克。备齐了原料后,就是捋起袖子做了。
第一步,可以先把花生用微波炉叮熟,晾凉去皮,放在一旁备用。第二步,黄油放入不粘锅,小火融化后倒入棉花糖,搅拌到棉花糖全部融化后,倒入奶粉,迅速拌匀。第三步,就是把去皮备用的花生加入进来,继续拌匀,转移到油布上折叠几次,整形成长方形。最后一步,想必我不用说也能猜到了,就是等待几分钟,待温度降下来后,用小刀将长方形切割成小条块,包上糖纸,小巧又可口的花生牛轧糖就大功告成了。
瞧吧,棉花糖版的DIY牛轧糖是不是特别简单。当然,如果你做完一次后,想增加挑战难度,那也可以尝试一下熬糖版牛轧糖,据说香味和奶味要比棉花糖版的牛轧糖足些。
我研究了各位“吃货”的心得分享,主要是多了一个熬糖、煮糖的过程。我的姐妹小星告诉我,糖煮得好不好,关键是看温度的掌控,煮糖一般控制在-摄氏度之间,这样出来的糖软硬度都很适中,温度低做出来的糖会很软,切的时候就痛苦了,粘的到处都是;温度高了,糖会很硬,不仅考验刀,还考验你的牙。至于其他的工艺,和棉花糖版制作手法差不多的。
(赵莹莹)
GO提示
其实,花生牛轧糖可以说是基础款,此外,还有什么杏仁牛轧糖,腰果牛轧糖、抹茶味牛轧糖、可可味牛轧糖等。只要根据你的喜欢,将原料中的花生替换成相应的小坚果,或者加入去掉奶粉等量的抹茶粉或速溶咖啡粉、可可粉,一种新口味的牛轧糖就有了。
另外,如果你不喜欢油腻,可以降低黄油的用量。
感受抟土成器的神奇
陶艺体验
有人说,陶艺就像一场旅行,由泥出发,在水与火的征程上抟土成器,用饱蘸色釉之笔将素胚勾勒、渲染,最终打磨出一件富有灵气的造型。整个过程,就好比从混沌世界穿越到朗朗乾坤,亦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一次探寻。
这是上周末我亲自体验了一次手工制坯后的感受。虽然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我的作品看上去还不如同行五岁小朋友做得好,但通过这次体验,我已经渐渐喜爱上了这门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爱上了那细腻柔软的陶泥一边旋转一边滑过指缝的奇妙感觉。
由于来晚了,我一进体验教室套上围裙就坐在拉坯机前,手忙脚乱地打开机器想赶上进度,结果不小心蹭了一袖子湿乎乎的泥巴。环顾左右,只见其他学员们都把袖子挽得老高,还小心翼翼地把双腿收到围裙下面,避免蹭上泥。对面的美女老师笑呵呵地对我说:“做陶器最重要的就两点,一是手稳,二是心静。你们不要着急,看清我的演示再开始自己练。”
只见她双手握住托盘中心扁圆柱体的瓷泥,将两个大拇指放在上面,然后轻踩拉坯机。瓷泥在托盘上飞快地旋转起来。她微微立起双手,大拇指往瓷泥中心摁出一个坑,然后将坑往外越拉越大。待到瓷泥差不多变成烟灰缸形状时,她把手指全部立起来,开始拉坯。只见瓷泥在她手中一边旋转一边迅速长高,杯壁越来越薄。随后,她在杯子颈部轻轻一压,杯口处就出现一道优美的弧线。这时她停住机器,用拇指和食指在杯口捏出一个导流嘴。眨眼之间,一个造型优美的广口杯就诞生了,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简直太神奇了!
轮到我们自己拉坯了。这时我们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手中的瓷泥根本不听话。刚开始摁的时候很硬,大拇指需要一定力气才能按成“烟灰缸”。最难的是往上拉的过程,虽然只有短短十几秒,但对双手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否则就会七扭八歪,拉不成圆形。
拉坯要求手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手干难以塑形,手上水沾多会让泥坯变软,烧的时候易断。所以拉坯越快越好。同行中有心灵手巧的,渐渐可以拉出一个肚子比较大的罐子,还在罐口按出莲花状花瓣。我这双笨手鏖战了两个小时,最终只能勉强打造一只直筒杯。
坯子做好后,老师让我们选择釉色。原来,坯子要等待24小时才能晾干,然后经过度高温烧制,形成素胎,这时就可以上色了。初次体验的学员可以选择喷釉,也可以自己彩绘。上色后,再经过度的高温烧制,才能形成成品。在烧制的过程中,如果当初制坯工艺不过关,很可能断裂,最常见的就是底部断裂。如果釉彩画得不细,烧出的图案就一片模糊。
如今,我终于明白了那些造型优美、图案精细的景德镇瓷器为什么是传世之宝。作为中国人,真心应该把这项深邃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训练自己手稳、心静的过程,何尝不是一场修行呢?
(张品秋)
GO提示
北京很多地方都有陶艺体验课,一次从制坯到上色的完整体验大概元到元之间。体验前最好修剪手指甲。
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
装饰彩绘
一说到“限量版”、“定制款”,我脑子里闪现出的,除了精致、精美、经典这些字眼,还有一个词就是价格不菲。它们虽然美,但却离我很远。但当我在富力城的爱合彩绘画室,看到那些本来普普通通的手袋、拖鞋、手镯、高脚杯,因为上面绘制了一幅幅漂亮的花朵而大放异彩、让人爱不释手时,才觉得高大上的“定制款”也不一定拒人千里。在这里,只要有时间,静静地泡上几小时,每个人都能手绘出一件独一无二的“定制款”。
爱合彩绘画室的主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大妞,名叫郑红亮,因为乐观、开朗的性格,相熟的人都亲切地叫她“大亮”。大亮说,家居装饰彩绘源于欧洲,最早用于装饰城堡和家具,是介于艺术创作和手工劳作之间的DIY形式。后来,流于民间,又传到美国、澳洲、日本,进入中国仅仅10年左右。
大亮的画室不大,但因为门上、墙上、桌子上,甚至纸巾盒、杯垫上,都是或浓烈、或淡雅的手绘画作,让房间里处处散发着彩绘的美,坐在画室里,有一种被沁染的感觉。
很多人到了这里,都对大亮的彩绘作品喜欢得不得了,直接说“卖给我吧”。大亮说,其实,彩绘没有什么高深的技巧,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所以,她更愿意教大家一笔一笔地自己画。大亮说,彩绘的程序主要分四步。
第一步是处理器物。木器、瓷器、皮料、玻璃等都可作为彩绘的底板。如果在木板上画,需要把木板打磨好,并涂上底剂。“涂底剂的目的是为了让颜料更容易着色,更持久,并有一种光泽感。”
第二步是拓底稿。在大亮的工作室,有上百种图案的“现稿”,这种“现稿”是用硫酸纸画的。拓底稿时,在“现稿”和器物之间,垫一张类似于拓蓝纸一样的转印纸,用铁笔把“现稿”描一遍,图案就拓在器物上了。这个环节主要是为绘画零基础的人准备的。有绘画基础的人可以直接用笔在器物上画,而不用拓底稿。
第三步最难,就是彩绘。“其实,彩绘的基础笔法,主要有十几种,比如逗号笔法,C形笔法……零基础的人稍微练练,就能掌握。”
大亮拿起圆头画笔、蘸上颜料,在木器上轻巧地一点、一抹,一片花瓣便瞬间出现了;反复几次、简单几笔,一朵鲜活的小花儿就绘好了。“彩绘用的是丙烯颜料,颜料多层叠加就可以得到油画的效果,颜料加些水稀释后又可以得到水彩的效果。如果想让花更更有层次感一些,还可以在花瓣上勾出纹路和花边,在花蕊上点缀些颜色,再配几片绿叶,一幅小的作品就画完了。”
第四步是涂保护剂,目的是让作品不掉色。保护剂有亮光的,也有亚光的。“亮光的,看起来鲜亮、干净;亚光的柔和,有油画般的质感。”
完成这四步,一幅“小而美”的彩绘作品就全部完成了。不仅漂亮,还可以和原物浑然天成,丝毫看不出DIY的痕迹。
(李海霞)
GO提示
爱合彩绘画室位于富力城A2-,交通很方便。如果想体验一幅小的作品,绘画零基础的人需要2到3个小时,热情的大亮可以免费教大家;如果彩绘一幅大的作品,需要几天时间,费用在元左右。要想系统地学习,这里也有各种画风的课程和教材。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需要提前预约,以保证学员之间时间错开,让大亮更有精力把大家教会。预约的微博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