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前觅罪忏悔发愿

  成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555379.html

对身边的人,对所处的环境,时间长了,就容易在潜意识当中觉得这些人、事、物会永远持续下去,觉得这样的日子会日复一日地过下去,于是也就在忙碌、愚痴当中一日日地随着时间而推移,随着因缘而流转,很少反思自己正在做的事,正在经历的人生——其价值,其意义何在。对生命也是这样,“活得久了”,就会习惯这种“活”,很少想到这生命是随时会消失的。出家之人,若未能在大限到来之前体悟自性之光明,并用这光与热去照亮、去温暖有缘众生那一颗颗烦恼、冷漠的心,这样的出家其实是“失败”的!

时至今日,弟子仍旧深陷轮回,所以过去世中,弟子的出家没有一次是“成功”的;所以无始以来,弟子从未完成一个出家人最基本的使命——了脱生死(多么恐怖的现实)。

写到这里,突然有点明白了忏悔、反省的意义何在,有大德说“一个出家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忏悔,否则出家是没有意义的”。无始以来,弟子从未出离生死(更何谈普度众生),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就是最应该忏悔的啊!挖出其中的缘由,然后对治它,最后自觉觉他——这应该就是弟子今生的最大使命!

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弟子今生的轮回呢?

首先,弟子出生、成长在一个不信佛的家庭,这说明往昔未对佛法生起净信。现在也是这样,还没对任何一个法类生起觉受、定解,还处于在愚痴当中努力净罪集资的阶段。往昔出家的时候,必定也集了很多资粮,为什么一直没“集够”而达到以福养慧、证悟无生的目的呢?如果无始以来,只是“集资粮”而不“烧资粮”,那必定早就“集够”了——从这个角度看,“火烧功德林”的后果真的令人不寒而栗!

其次,反观弟子今生的等流,淫欲、观过、瞋恚、以己度人、无平等心、无慈悲心……,这些都是导致弟子轮回的因素。虽然也具备一定的道心、出离心,但基本是为了自利,二乘习气尽显无余。料想往昔出家时,弟子一定不止一次受过菩萨戒,但时至今日,等流依旧如此之差,以往的菩萨戒受持得如何便可想而知了!今生呢?马上又要受戒了,我准备怎么办呢?还想继续轮回吗?

为对治无始以来的二乘习气,弟子今发愿:为消无明苦,皈依大觉尊;因果恒不虚,忏悔往昔因;业尽还清净,始知众母恩;我为烦恼根,利他不计身;誓拔有情苦,念念总归真;爱他能胜自,此为菩提心;誓做真佛子,绝不负师恩!若有违犯,即刻觉察,即刻忏悔,即刻清净,后不再犯。

再次,虽然现在已经克服很多障碍而出家了,虽然每天都在尽心尽力地承担、学修,但其实内心并无明确具体的、可以指导每天的身口意三业的目标。虽不至于悠悠放任,但感觉有些懵懵懂懂、痴相具足,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所承担的事情上,在内心上所下的功夫非常不够。这说明自己的无明习气非常深厚!

从年3月3号来寺长住到成为准净人、净人,到年1月31日剃度,再到即将面临的受戒,一路走来,虽然身心上也改善了一些,但很多毛病、习气都是屡错屡犯,想改改不掉,可以说转化身心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基本还是一颗烦烦恼恼、痴痴呆呆的凡夫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戒的殊胜就凸显出来了,如法师在开示中所说“戒乃出家人根本所依,没有戒,就没有修行用功的下手处”。通过受戒、学戒、持戒,通过一步步规范身语意三业,就能一步步与戒相应、与法相应,从而达到改恶迁善、净化烦恼的目的。

要得清净戒体,就要忏悔往昔罪业,从无始而至今,弟子仍在苦海中沉沦,所造的种种恶业必定是虚空难容了。下面就对能够忆想起来的今生所造的十恶业,向师父,向各位法师,向各位同行发露忏悔:

一、杀业

弟子印象当中没有杀过鸡鸭牛羊等体型较大的动物。只记得曾经为了将一只鸡从自己家的地里轰出去,用力用一个土块(或一节废弃的1号电池,记不清了)砸向它,结果正好击中,导致这只鸡受了重伤(不知道这只鸡最后死了没有,被砸中后它就逃走了)。还用棍子打过家里养的牛、羊等家畜,用脚踢过猫、狗。

现在回忆这些场景:如果自己是一只羊,自己的头被人死死按住,然后一把锋利的刀快速从喉咙穿过,汩汩热血顷刻间从血管喷涌而出,喉管里呼呼喘着气,大小便失禁……,然后几十分钟之后,自己的头已经被劈开,脑子被挖出扔到了盆里(或者已经被狗吃掉了);身上大一点的骨头被从身体里剔了出来,扔在桌子上堆成一堆,还冒着热气;羊皮也被剥了下来;内脏、羊头等已经被放到锅里煮熟了,节节肢解我的人闻着香气,忍不住撕下一块羊肝放进嘴里大快朵颐……

如果当时我的神识还没离开宰杀现场,看到这种血腥、暴虐场面,心中会生起怎样强大的嗔恨呢?!

虽然弟子没有亲手宰杀这些羊,但如果这些羊的神识看到弟子对它的躯体所做的种种事情,怎么可能原谅这个“冷血残酷的人”呢?!

在这里,我至诚求哀忏悔,祈求这些亡灵能够原谅当初那个愚痴、无情的人,也原谅一块造了这些恶业、杀业的家人,我愿将出家以来所做一切功德回向给你们,愿师父、三宝慈悲摄受你们,令你们能够闻信佛法,放下嗔恨,生出离心,发菩提心,往生极乐。

在这里,我至诚向这些痛苦死去的有情众生忏悔,也代父母求哀忏悔。我知道,这样的深仇大恨很难是一句忏悔就一笔勾销的,但大错已经铸成,冤冤相报何时了,只有放下心中的嗔恨才能获得解脱、快乐。这不是空洞洞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虽然这很不容易做到,但如果想真正改善自己的生命状态,就应该尽力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希望你们能够得到师父、三宝的摄受,信受佛法,依教奉行,从而真正离苦得乐!

除了以上这些杀业,弟子还杀过很多小动物、小昆虫:有意无意杀过很多蚂蚁、苍蝇,每种大概会有只;杀过很多蝉、蝉蛹、蚱蜢、蚊子,每种大概会有只;杀过的蜻蜓、蝌蚪、蟋蟀、毛毛虫,每种大概会有只;杀过的蝴蝶、蜈蚣、蝼蛄、蚯蚓、蟑螂、臭虫、蛆虫、七星瓢虫,每种大概会有70只;还有其他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大大小小的虫子,无法估算具体数量。将所有这些在弟子手中死去的动物加起来,总数量应该不少于。也就是说,弟子这一生当中至少已经亲手杀害了个无辜有情——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切有情无始以来皆做过弟子的亲生母亲,这也就是杀了个母亲啊!!

……

不这样思维,还以为自己这个人算是心地善良呢,其实是罪孽滔天啊!!仅仅此生这20多年当中就造下了这样无边的恶业,无始劫以来所造种种杀业,必定无量无边了!如此罪孽深重,若不锥心泣血,死心忏悔,调伏习气,重新做人,这令人恐怖的杀生大罪怎能忏悔干净呢!

忏悔净罪的时候,忏除前愆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后不再造,针对杀业,弟子今发愿:今后必定数数用心串习因果法类,从而对“一切有情皆是母”生起觉受,生起定解,从而不敢再造丝毫杀业;若无心而犯,祈求师父、三宝慈悲加被,令弟子即刻觉察,即刻忏悔,即刻清净,后不再犯。

除了以上的杀生恶业,弟子还用弹弓射过麻雀,设陷阱捉过麻雀等鸟,被弟子伤害过的麻雀大概有10只左右;还伤害过蝙蝠、青蛙、蜥蜴、壁虎、蜜蜂、马蜂、蛇等动物,除了打死(打伤)的蝙蝠有十几只,伤害其他动物的数量,每种都在个位数以内。

记得曾经在夏天用扫帚、树枝或棍棒打飞在低空捉虫子吃的蝙蝠,只为了看看它们利用超声波定位系统躲避打击的能力有多强,只是无聊取乐……

为了好玩,还曾经在夏天用小刀将在自家院子里爬的、长着很多条腿的一种长长的虫子割成一截一截的,因为把它拦腰截断后,它有头的那一部分还能往前爬,所以当时感觉非常好玩,累计大概杀了多条这种虫子……

还曾经用废弃的注射器吸满水,然后将针头扎到一种绿色的、长长软软的,类似毛毛虫而体型比毛毛虫大一两倍的虫子的身体里,把水挤压到它身体里;随着注入的水越来越多,它的身体也变得越来越肿胀,最后水会从它的嘴里、尾部冒出来……

上大学时,有一次抽着烟走过一个花坛,一朵花上有一只蜜蜂在采蜜,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突然就用烟头烫了这只正在专心采蜜的蜜蜂一下,应该是把它的翅膀烧毁了一部分,后背也烫伤了……

现在想想,用棍棒打蝙蝠就好比你正在大街上走着,突然有人过来给你一闷棍,将你打晕在地;或者更像你正走着,突然来了一辆汽车,“咚”一声将你撞出十米开外……

用烟头烫蜜蜂就好比你正坐着,突然有人用一个熊熊燃烧的直径一米五的大火炬戳在了你后背上、脑袋上,将你烫成了重伤,烧成了残疾……

现在想想,这些极大、极多杀业造得真是莫名其妙,损人不利己,这就是无明、愚痴、烦恼起作用的直接结果啊!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造轮回三有的黑业、恶业!

能想起来的杀业有以上这些,还有很多记不起来的及无始劫以来所造的种种杀业,无论有心无心,在这里一并向这些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忏悔。寺里前几天举办了水陆法会,我当时每天都在为你们回向,希望藉此胜缘,能够将你们超度到极乐世界,在那里离苦得乐,修学正法,发菩提心,早成佛道!

针对无始劫以来所造种种杀业,弟子重发此愿:今后必定数数用心串习因果法类,从而对“一切有情皆是母”生起觉受,生起定解,从而不敢再造丝毫杀业;若无心而犯,祈求三宝慈悲加被,令弟子即刻觉察,即刻忏悔,即刻清净,后不再犯。

二、盗业

上小学的时候曾偷过校门口小卖部的一些小东西、小零食,还把面值一角、两角的纸币撕成两半,卷起来,趁人多的时候把一毛钱当成两毛钱花……

曾经帮父亲偷过商店的一个扳手,偷过别人家地里的花生、甘蔗、桃子,毁坏过别人家地里的麦子、玉米,曾借钱、借物而未还。

图书馆的笔记本、笔、橡皮、夹子等小物品,有时候没问守护主就直接拿出图书馆自己用了,公私不够分明,有犯盗业的嫌疑。

针对盗业,弟子发愿:从此刻起至尽未来际,不偷盗,不拿三宝物做人情;若犯则即刻觉察,即刻忏悔,即刻清净,后不再犯。

三、淫业

看过不健康视频、书籍、图片。

小学的时候,曾经趁家人不在家偷偷看过不良视频,同学之间说过很多污言秽语,乱跟女生开玩笑,做过一些不够尊重女生的举动,对班里几位女生也有过不好的想法,尤其周末早晨睡懒觉时,醒来后躺在炕上会经常忆想男女之事。虽然当时也不明白那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就是不自觉地、迷迷糊糊地会去想,应该是宿世等流使然。

初中时喜欢跟业缘近的女生待在一起,跟男生一起聊天时经常会谈论女生,也经常会想入非非。看着身边的同学谈恋爱,也会生起一种羡慕的心情。

高中时,跟同宿舍的同学说过很多不健康的话;跟初中时关系较好的女同学通过一段时间内容稍显暧昧的信,并去对方所在的学校看过她;暗恋过学校里的女生及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语文老师,经常会偷偷注意人家,站在楼上远远望着人家走过……

弟子今发愿:从此刻起至尽未来际,不淫欲,慎独自守,不起淫心;若起则即刻觉察,即刻忏悔,即刻清净,后不再犯。

四、妄语业

(一)妄言

1.对三宝发过一些愿,但有些根本没兑现,没落实,有些在实践时打了折扣。

2.答应法师、同行的事情,有时候忙起来会忘掉,或未在自己承诺的时间内完成,或承诺后又后悔了,就没再去做了。

3.为了能够出家,对父母、家人撒过很多谎,很多答应他们的事情根本没做,令他们很伤心,很失望。尤其需要忏悔有一次父母来京,本来答应要去火车站接他们的,但为了以防他们趁机把自己拉下山,就没敢去,结果让他们孤零零在北京西站等了足足大半天时间(弟子的姐姐在下班后去接他们了)。

(二)绮语

1.有时候会跟同行聊与佛法无关的事情,或以闲聊的状态与同行谈佛法。说话选词,表情、心态等,有时候过于随便、放逸,不够严谨,这令自他都更加散乱。

2.来寺常住之前,说过、写过很多无义语,有些话会对他人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出版过几本书,里面有一些浮言靡语、不实之词,甚至邪知邪见,这是个很重的恶业,需要励力忏悔。

针对绮语,弟子发愿:从此刻起至尽未来际,三思而后言,无益之语不出口,为利众生方言说,慎护口业但内观,调伏狂心万境闲;若有违犯,即刻觉察,即刻忏悔,即刻清净,后不再犯。

(三)两舌

没有印象很深的故意挑拨离间的恶业,但有时听到有人谈论他人是非,会去附和,也会以“倒苦水”的心情向第三者说某人过失。古德言“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这个恶习必须痛改,否则有愧于出家人的身份(儒家的正人君子都不会背后议论他人是非)!

(四)恶口

1.曾经不信因果,持断灭见,诽谤过佛法僧三宝。

2.小时候父母吵架,对父亲造过较重的恶口业,并在心里对父亲非常观过,当时没能体谅父亲的难处。其实他身上的那些缺点是绝大多数具缚凡夫都有的“人性当中固有的弱点”,应该想办法帮助他才是,而非轻蔑、鄙视。更何况自己是小辈,对方是自己的父亲,无论如何也没有资格去评判、指摘对方的言行举止的。

3.没学佛之前,有时候对父母不恭敬,说话非常不注意,没大没小,也会当面指出他们的缺点,说过很多损恼他们的话。有时候说话的语气、神态非常傲慢,跟他们说话时耐心不够——非常不孝!

4.当父母屡次将自己“监禁”起来、阻止自己出家修行时,由于自己当时也很痛苦,所以说过很多令他们非常伤心的恶言恶语、冷言冷语,这个恶业需要痛力忏悔。

5.上学期间,说过很多老师的过失(尤其是高中及大学时的班主任老师),非常没有恭敬心、谦下心、包容心。人非完人,只有真正站在别人的角度、处在别人的位置时才会发现对方的不容易,应多体谅他人,而非苛责。

6.当与他人产生摩擦、矛盾时,当他人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标准时,造过很多恶口业(有时是腹诽)。尤其需要忏悔的是进入僧团后,由于跟个别同行的业缘不好,当彼此间不和合时会恶口——虽然没说脏话,但当时的语气、神态、表情,已然在心里恶言相向了。甚至在境界强猛时,脑子里冒过想痛打对方一顿的念头……,之所以会这样,是自己的性格、习气造成的,在弟子的观念中,受苦受累都可以,但如果有人强横无理、侮辱自己的人格,尤其这个人自己做得不够好却频频对他人说三道四,弟子是非常反感的。但以佛法的角度看,出家人就应该在忍辱、受气当中磨练自己的心性,在强猛境界当中调伏自己的烦恼习气;如果身为出家人而不能受辱、受气,不能在对境时调伏烦恼,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出家人。诚如有大德所说:“如果在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频繁陷入是非人我中,那一定是‘我慢’在起作用!别人做得不对,那是别人的事。你观过,那就是你自身的问题了。”

仔细回顾起来,这一生就造了这么多口业,更何况是无始以来,简直令人不敢想象……

恶业虽然已经造下,但作为修行人可努力断恶修善,净化烦恼习气,使自己在面对境界时不起烦恼,净除恶业。在此,弟子发愿(也祈求师父、三宝慈悲加持,令弟子能够践行此誓愿):无论面对何种境界,绝不嗔恨、观过,绝不迁怒他人、排斥他人、轻慢他人,而是起惭愧心、谦下心、报恩心、平等心、慈悲心、菩提心;若有违犯,即刻觉察,即刻忏悔,即刻清净,后不再犯。

五、不饮酒

由于所出生、成长环境的影响,弟子上初中即学会了喝酒(上小学的时候偶尔应该也喝过,但没什么特别的印象)。虽没有上瘾,但总计加起来也喝了不少。喝多后造了很多绮语、恶语的恶业。工作后开始接触佛法,随着了解的深入逐渐不再喝了,最后完全戒掉了。

上大学时也曾经抽过烟,尤其心里烦闷、空虚的时候会抽一些,但从没上瘾,也没感觉有什么好抽的,只是见别人抽才抽的,“装装样子”而已。印象当中,工作之后就没再抽过。

弟子发愿:从此刻起至尽未来际,绝不沾染烟酒、毒品等精神麻醉品,一切时处皆以佛法庄严其心;若有丝毫违犯,即刻觉察,即刻忏悔,即刻清净,后不再犯。

六、不著香华鬘,不香油涂身

从上高中的时候开始,较在意自己的外貌,基本会每天照镜子、打理头发。上大学时开始用洗面奶、擦脸油、护手霜,为了防止嘴唇被冻裂,还买过一支唇膏。工作后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在虚荣心的催动下,买过一些品牌服装、鞋子(曾买过动物皮做的皮鞋、腰带,这个恶业需要忏悔),买过一块手表等。

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

从小就开始看电视、听流行歌曲、看戏,看过很多娱乐性质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上大学时有时会去网吧上网,打台球、篮球。工作后去过KTV。有一次去KTV,一位同事硬是给每个人叫来一位陪唱、陪酒的女服务员。虽然弟子那次没唱歌,也没喝酒(有这样一位“服务员”坐在身边,感觉非常别扭),但这个业造得非常不好。并且当时觉得身边的那个女服务员很“脏”,觉得她不应该做这种不太正当的工作。现在想想,其总难免为生活所迫才出此下策,对此应生怜悯心、救拔心,而非憎恶心。

八、不坐卧高广大床

工作后,所住的房子里的床宽大舒适,沙发也很舒适,工作时坐的靠椅也较为舒适,所以经常坐着、躺着时放逸、懒散。

出家后,累了后经常会坐得疲疲沓沓的,坐不端正,到了寮房有时候会随便往床上一躺,非常没有威仪。不但没有威仪,这种放逸、懈怠、对我执的放任更是要不得的,应以精进力、正念力对治之。

弟子发愿:从此刻起至尽未来际,必定于行住坐卧及一切时处严护威严,令己精进,令他生信,自利利他;若有违犯,即刻觉察,即刻忏悔,即刻清净,后不再犯。

九、不非时食

大概3个月之前开始过午不食,但并非严格地过了12点就不再进食(有时候用完午斋已经12点多了,或因为有事,已经过了12点了才开始用午斋),而是用过午斋之后即不再吃其他东西,不再喝除水之外的其他东西。

虽然基本是过午不食,但早晨及中午过堂时对月饼、点心、花生米、杏仁、香蕉等口感较好的食物会起贪心。虽然也没多要,但吃的时候那种心态,的的确确就是贪著其味,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贪己所喜,恶己所厌,对“中性”的人、事、物没有反应,不够敏感,痴相具足——贪嗔痴三毒,在弟子身上表现得挺明显的。这些都需要励力忏悔,用心对治。

为对治对饮食的贪著,弟子发愿:从此刻起至尽未来际,必定于过堂用斋时心存正念,静观内省,不以贪著心受食、进食;己食未至,行堂非量,皆不起忧恼;若有违犯,即刻觉察,即刻忏悔,即刻清净,后不再犯。

十、不捉持钱财、金银宝物

可能因为从小没挨过饿,没怎么受过苦,一直对钱没有太强的概念,没觉得它有多么重要,没想过一定要拥有多少多少钱。工作之后,当然也希望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但也一直在衡量工作、赚钱与精神追求、人生意义之间的关系,所以对工作、对钱有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觉得这些东西只是达到某种目标的工具,而非“目标本身”。所以明智之人一定会在为功名利禄奋斗之前先确定,这些是否是自己最想要的;而非经过多年的努力,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之后,再来解决内心空虚的问题。明智之人一定会在最开始就思考,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然后在有了一定的结论之后再去为之而奋斗终身。

当然,随着受戒,随着戒腊的增长,随着内修外弘能力的提升,随着所担任职务的变化,将来应该会得到居士越来越多的供养,如何防范名闻利养对一个出家人的道心的腐蚀,这项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

弟子也在这里发愿:无论将来面临怎样的境界,绝对不为名闻利养所动,绝对不做有辱僧格之事;若有丝毫违犯,即刻觉察,即刻忏悔,即刻清净,后不再犯。

弟子能够忆想起来的与沙弥十戒相关的恶业粗行暂时就这些了,单单是粗猛的十恶业,就已经这么多了,其他细小隐微、不易察觉的恶念、恶业,真不知道还有多少!相信随着受戒,随着学戒、持戒,必会在今后的学修当中经常产生“今是而昨非”的感慨。戒之殊胜正在这里。不受戒、学戒、持戒,难以知道自己当下是否正在犯戒、正在造恶;有戒,就有起心动念、为人处世的标准,依着这个佛陀制定的标准去切实行持,才有改恶迁善、成圣成贤的路径与希望!

弟子今发愿:若受戒已,必定严持戒律,广学众教,一心称名,誓证菩提,还度有情!

弟子觉得,一个人之所以“敢”犯戒,必定是未对因果之理、轮回之理生起定解。若深信因果,必定会时时刻刻战兢惕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必定会心心念念念兹在兹,用戒、用法去规范自己的身语意三业,不敢有丝毫懈怠、违慢。

很惭愧,弟子现在仍未“深信因果,深信轮回”,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弟子深信,只要依师,只要跟随常住的脚步一步步往前走,彼岸就在那里!

以愿导行,持之以恒,次第学修,生生增上,直至菩提。

受戒心得

一个月,就如一年、一生一样,当一切结束之后,其在记忆中并无长短之别。一群人的聚散离合,一件事的成住坏空,回忆时恍如隔梦,水月道场无一物。而业,却是真实不虚的,思维、事物,会在心识上留下影像,在无限生命中播下种子,会改变一个人的等流、习气,从而影响、改变,甚而决定一个人一生乃至生生世世的命运。

受戒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通过三宝、三师七证的加持,通过一种清净、和合的共业,通过一种完备的理念(戒前如何忏悔,戒中如何观想、发愿,戒后如何学戒、持戒),通过一种殊胜、庄严的外境,让人在某种极为特殊的时空因缘下发起断恶修善、自觉觉他的菩提心,进而依此愿心一步步改变自己的身语意三业,改变自己乃至一切如母有情的命运,最终走上生生增上的菩提路,直至成佛。

所以对戒子来说,能够领纳清净戒体是众多因缘和合的结果。在这众多因缘当中,尤其要感恩三宝、三师七证的慈悲摄受,还要感恩各位引礼法师、常住及护法居士、各位戒兄。要特别感恩师父将弟子领进佛门,并时时忆念、步步引导,令弟子一点点树立起正见、正信;感恩出家常住,没有各位法师的慈悲拉拔、善巧点拨、精勤付出,弟子的出家之路不可能走得这么坚定、这么稳、这么“正”。

感恩法师带动大家学习沙门威仪,并针对大家的现状、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开示。

感恩法师带动大家学习道次第、认识戒律、守持戒律,并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解答各种困惑与问题,在整个受戒过程中对大家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

感恩法师带动大家学习道次第,并在工程部出坡中现身说法,让大家认识到如何将所学的各个法类落实到日常的承担、行持当中。

感恩法师在平时及戒前为大家做的种种重要开示。

感恩法师带动大家学习道次第、法器、《戒前教育》,并在整个戒期忙前忙后,为大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感恩法师不顾病痛,每天晚上带动大家戒前拜忏,悲心开示。

感恩法师的拉拔、策励、“棒喝”,令弟子在每天的承担中,在各种境界中历事练心、消磨习气、超越自我。

感恩法师带动大家学习,带动戒前拜忏、觅罪、发露忏悔、发愿,让大家找到了戒前用功的方向,事实也证明,法师的开示非常重要、非常有用。

感恩法师从弟子初发心出家时一直不舍不弃、循循善诱,引导弟子度过了很多艰难的时刻,并给弟子机会在班级承担中磨练、提升,亲近各位法师。

从发心出家到得受大戒,一路走来,如果没有师父的悲心摄受,没有各位法师的拉拔引导,没有班里各位同学的勉励帮助,这一路的坎坷曲折,靠弟子一人怕是很难毅然决然地走到今天的!何障而生末法!何幸而遇师友!

当然,受戒只是真正修行的开始,无论受戒之时所发之愿有多宏大深广,如果不能在日常的点滴行持当中将其落实下去,这“深心宏愿”就只是纸上谈兵的“幻想”而已——只是种了成佛的“远因”,而非“正因”。并且就像师父说的“你刚刚出家,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的热情,你不知道过了几年之后,这个心会发生什么变化。你把握不住这颗心,随自意乐就会很麻烦”,所以对于“成佛”这条自己从未走过的路,要想走得稳、走得远,要想顺利走到终点,必须要依止师法友团队,必须要用心学戒、精严持戒。相比于其它一些道场的戒子,能够有机会专心学戒、静心持戒,其幸何如!若不珍惜此难值难遇之胜缘,其愚何喻!

欲成人成事,志向应高远,下脚应踏实。成佛作祖不是想出来的,而是一步步做出来的。依当下的缘起来说,弟子认为应该做的就是放下我执我慢,心随师父及诸位法师的言教而转,一心学戒、持戒、校勘。将戒学好、持好,打好“三学”的根基,同时校勘、承担,以安住道场、培福养慧。

感恩师父慈悲摄受弟子,让弟子在茫茫业海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感恩师父、常住的周密安排,让弟子不必操心太多事情就得以顺利受戒,圆满得戒。

感恩三宝,感恩各位法师,感恩父母,感恩一切如母有情!

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dnkc.com/hssff/12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