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味是世界上最中看不中用的味道

  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随着“季节限定”四个字的流行,越来越多食物,开始琢磨着怎么紧跟潮流,于是樱花味XXX诞生了,但这些打着樱花味旗号推出的食物,难吃程度非常人可以忍受。

今天这篇有趣的文章,出自福桃的好朋友:Vista看天下,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评价樱花食物的?

饱妹每天晚上点开Vista的推送,都感觉自己交了一个双子座朋友——机智有趣,妙语连珠,什么都能跟你聊。

长按识别,就能拥有↓

当你像往常一样走在熟悉的上班路上,眼前却飘过一堆白色不明飞行物的时候,对季节再迟钝的人都该知道,春天已经来了。伴随着漫天飘飞的杨絮,春天里最吸睛的,肯定是各种开得热热闹闹的花。

虽然各种鲜花看得人眼花缭乱,但如果要举办一个“春日花卉”,那樱花在最近几年应该毫无意外地能占据c位。

人们对樱花的喜爱不仅表现在拍和看,在把樱花变成食物这件事上也有着惊人的执念。这大概也应了长久以来中国人对待春天的一个态度——把花吃进嘴里,才是对春天的最大尊重。

▲出自李子柒视频

不管少男还是少女,每当到了鸟语花香春心荡漾的季节,是绝对无法抗拒樱花的吸引力的。

商家们显然深谙此道,每到春天都会争先恐后地推出各种充满粉红泡泡的樱花系列。

虽然有人调侃过,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做成粉色就已经在颜值上赢了一半。不过在竞争对手都屡出奇招的情况下,“樱花限定”们在颜值上也能分出个三六九等。

站在鄙视链顶端的,当然是那些能保留樱花原貌的“高级”食物。最具代表性的大概是下面这款日本樱花酒——

灯泡形的瓶身,浅粉色的酒浆,金光闪闪的金箔,配上酒里那朵舒展的樱花,高贵得像仙女喝的露水。

?西崽婆婆

先不管味道如何,光是能保留一整朵樱花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毕竟大多数樱花系的零食,只能从颜色上去还原樱花的属性。

比如吃法独特的某品牌饼干,今年就趁势推出了一款樱花抹茶味的新品。

红配绿的灵魂配色看上去倒很大胆清新,就是“小粉饼”这个名字让它的身份多了一层神秘。

最喜欢捣鼓各种短命口味新品的某薯片品牌也没有放过这次机会。

屡败屡战的精神让它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试图用樱花和荔枝两种粉色给销量上一个双重保险(并没有)。

?菜菜__敏

然而你根本想不到,这些神仙颜值的食物,在味道上能对人的精神造成多大的打击。

比如,Vista新垣结衣就差点被一杯某品牌樱花拿铁毒哑。

据她形容,那种感觉像是一天没喝水手头却只有一瓶过期的急支糖浆,又像是三天没合眼却在睡梦里被十个浓妆艳抹的壮汉殴打。

?奋斗在韩国/

不仅仅是这一款樱花限定,饼干、奶茶、冰淇淋、薯片,跟樱花沾边的衍生零食几乎都被大家吐槽了个遍。

虽然每个人的口味千差万别,但网友们却不约而同地从浩如烟海的中文词库里挑选出了沐浴露、洗发水、护手霜、牙膏等洗护用品的名字,拿来形容樱花味带给他们的体验。

反正总而言之,樱花限定零食可能是任何味,但绝对不会是樱花味。要不是有颜值光环护体,它们简直就是不折不扣的黑暗料理。

面对这样的形容,专业厕所清洁剂百事大概感到了此生最大的一次生存危机。毕竟快过期的樱花食物们都可以不用扔,兑一点水就能拿来冲厕所洗地。

虽然以身试毒的网友们几乎尝遍了市面上所有的“樱花味”,但除了得出它们难吃得没天理之外,依然没人知道真正的樱花到底该是什么味。

因为实际上,樱花根本没有特别的味道。如果非要形容,最多也就是一种清清淡淡的花粉味。

但相比于它的好看,没有味道也算不上什么重大缺陷。作为“季节限定”,商家们实在不需要它多好吃。

为了把它们变成具有吸引力的食品,市面上的樱花制品,不是用盐渍樱花来制作,就是用色素香精调色调味。

样子是好看极了,但味道嘛,想也知道不敢恭维。

但它们之所以还能在每个春季纷至沓来,自然是因为味道之外的魅力。

大部分愿意买这些零食的人,其实都对它们的味道期待值很低。

不可否认,购买者里当然少不了一些美食拥趸。

然而更多的人,只是准备拿着它当作拍照道具,拍几张好看的照片发到社交网站,就完成了一次颇有仪式感的“春日打卡”。

再加上在日剧和日影里的频繁出镜,樱花已然和日本这个国家密不可分。于是在不少人看来,它自带一种“日系小清新”的滤镜。

尤其是对于作为消费主力的年轻人来说,樱花系产品仿佛成了少女心的代名词,让人想到日式青春片与少男少女,由此也拥有了温柔浪漫的光环。

而最具有诱惑性的,还要属商家们在推出樱花新品时必定会加上的“季节限定”标签。

原本平平无奇的食物,一旦和季节捆绑,便自带一种浪漫气息。

而樱花特殊的地方又在于花期很短,一般来说只有7天左右。

虽然地域和品种的差异拉长了整个观赏期,但不管怎么样,它都是只属于春天的限定美景。

这种“过时不候”的属性正好应了“一期一会”的意味,春天与樱花,也就成为了大众的一种微妙情结。

在情怀和颜值的双重引诱下,狡猾的商家们顺利营造出一种只有买上几样樱花限定,才算不辜负这个春天的感觉。

所以尽管能在网络上看到无数吐槽樱花味食物难吃的发言,但是到了下一个樱花盛开的季节,网友们依然抵挡不了这些粉色的诱惑。

号称生活“太苦”的年轻人,对糖分的追求近乎狂热,这一点,从他们对奶茶甜品的依赖可见一斑。

而樱花零食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却常常以饼干,蛋糕,软饮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光靠这些,就能唤醒年轻人爱吃甜食的原始冲动。

不过单有甜食这一重身份显然太过单薄。毕竟樱花味零食这个后起之秀,想要在浩瀚的甜食海洋里凭实力取胜,注定会石沉大海。

日系滤镜和季节限定为樱花味零食的网红之路扫除了一些障碍,而真正让它脱颖而出的,则是背后不可复制的套路。

就像是很多突然舞上大家餐桌的食物一样,网红食物出圈的第一要素,绝对不可能是味道。

比如夜宵大排档里的小龙虾,靠得是营造社交氛围的天然优势;

前段时间迈入“奶茶30元时代”的喜茶,抓住了大家“看人排队心里痒”跟风效应;火得莫名其妙的牛油果,被向往小资生活的年轻人推崇成健康生活的标配。

?SweetieLele

总结起来大概就是,吃准了社会一小撮人的需求和心理。

而这些食物,除了各种高大上的外衣之外,还有一个“朴实无华”的特点——贵。

是的,对于那些指望在餐桌上提升一点生活品味的人来说,贵从来不是缺点。

于是一些味道不一定那么好,但颜值足够亮眼,名字足够洋气,或者吃法足够高大上的食物就抓住机会一步登天。

▲好奇心日报的中产阶级味觉投票

有人称它们为“中产阶级食物”,不过与其说是真正的中产必备,倒不如说是满足了不少“伪中产”们的想象。

味道奇差却颇受追捧的樱花味零食,也是同样的道理。

众所周知,味道并不能让食物升值,否则小区门口大爷的包子就不可能一直只卖3块钱。

但是用“有机”“限定”“手工”这些词一包装,大爷(的包子)转身就可能让你高攀不起。

而樱花味的零食妙就妙在这里,它既能满足购买者对格调的追求,又能完美地替他们守住钱包——

比如一包65克的樱花味薯片,在超市的售价不会超过10块钱,简直就是各位贫民窟精致男女孩的救星。

不过唯一不同的是,普通的中产阶级零食至少口味上能让一部分人接受,而樱花味的零食,正如前文所说,大概只配兑水冲厕所。

如今,樱花季虽然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但是买樱花零食的年轻人们却依然充满热情。

或许有一天,这批年轻人会发现一切的樱花限定不过是明晃晃的陷阱,不过在此之前,这种美貌的食物带给他们的种种幸福感,足够很多商家为此掏空心思了。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那么下面这些来自Vista的内容很有可能也是你的菜。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原文↓↓↓

“最懂年轻人”的Vista,知道如何用朴素的美食戳中网友们怀旧的情绪——

·童年硬核雪糕图鉴

红小豆,小雪人,玉米棒,夏威夷,绿舌头......如今的雪糕越来越精致,我却更怀念童年时5毛钱就能买到的快乐。

专注N刷老剧的「老剧新看」栏目,带你从“好吃”的角度,重温那些“好看”的影视剧——

·在家馋疯时重温9.1分的它,我好了

就算过了26年,《饮食男女》永远是我心目中最好的美食片。

你也可以在Vista特别推出的UGC征集「今晚不熄灯」畅所欲言,聊一聊关于美食的独家记忆——

·真正的吃货,看《武林外传》都像美食纪录片

《神医喜来乐》里的狮子头、《东北一家人》里的“杀猪菜”、《请回答》里珍珠的巨大火腿肠、《武林外传》里展堂给湘玉炒的那盘鸡蛋……影视作品各花入各眼,但最让我们共情的也永远是里面的食物。

聊完你的私人回忆,Vista带你和网友们一起吐槽每个吃货在追寻美食的道路上都有过的无语经历,一定也能戳中你——

·吃货界神秘传说之首:老板越凶的店越好吃

成都的苍蝇馆子,东北的烤串摊子,每一家人满为患的饭馆背后似乎都有一个凶巴巴的老板和一群不耐烦的服务员。为了吃上一口美食,这届的吃货也太能忍了。

地大物博的中国,天南海北的美食,到底哪儿食物最得人心,哪儿又被全国人民封为美食盆地,Vista一一带你看——

·中国的“美食荒漠”到底是哪儿?

中国的“美食荒漠”是哪儿?这个问题不管用哪个省份或者城市的名字做答案恐怕都有人不服气。借着美食这个没有门槛的话题,这届网友聊的其实是更深层次的东西。

至于你所关心的美食热点,Vista也会第一时间奉上理性,多角度的解读,陪你一起看这个世界——

·“能理解海底捞涨价,可是我也没钱了啊!”

一场涨价又降价的风波,把海底捞推到了风口浪尖。在这场戏剧性的“价格保卫战”里,人们真正在意的,到底是“涨价”还是“海底捞”?

当网红美食的地位逐渐偏离食物的原本意义,你感触颇多却不知从何说起的时候,Vista帮你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的原因——

·学女明星“吃草减肥”的人,都变瘦了吗?

牛油果,藜麦,奇亚籽,这些富有高级感的食物是如何一步一步爬上我们的餐桌,并且成为健康饮食的代表的?而那些把“轻食”奉为圭臬的人,最终减掉的到底是体重还是其他东西?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odnkc.com/hssff/125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